周纯麟 42 通过下连当兵的实践,重温战士的生活,加深与战士 的感情

东森娱乐平台代理1960

栏目分类
你的位置:东森娱乐平台代理1960 > 新闻动态 > 周纯麟 42 通过下连当兵的实践,重温战士的生活,加深与战士 的感情
周纯麟 42 通过下连当兵的实践,重温战士的生活,加深与战士 的感情
发布日期:2025-04-12 19:37    点击次数:160

向文化技术进军

一九五五年三月,我被任命为南京军区炮兵司令员之 后,对整个炮兵部队的现代化建设,有了一个新的构想。我 认为,炮兵是技术兵种,专业性强,光凭热情和干劲是难以 把炮兵部队建设成现代化的。

干部战士只有扎扎实实地打牢 科学文化的基础,向技术的难度和深度进军,用现代化的科 学文化知识武装起来,才能掌握好炮兵现代化的武器装备, 才能使炮兵部队的建设真正长上“翅膀”,向现代化飞翔。炮 兵的其他领导同志,也都赞同我的看法。于是,我们在南京 军区炮兵部队中掀起了一个轰轰烈烈的向科学文化技术进军 的热潮 。

我虽然进过南京军事学院和北京政治学院学习,但多半 学的是战略战术、兵团的指挥艺术和思想政治工作,对炮兵 技术、炮兵指挥的学习却很少涉及。因此,我在炮兵机关的 文化技术学习中,感到很吃力,渐渐地跟不上趟了。

怎么办?是以领导者自居,不懂装懂,还是甘当小学 生,拜师学艺?我选择了后者。

经过挑选,把在炮兵干部短期 轮训班当区队长和教员的周菊芳同志调到机关。他名义上是 我的秘书,实际上是我的老师,住在我家里。无论是早上、 中午、晚上,还是节假日、星期天,只要我一有空,他就给我 吃“小灶”,补习文化,补习炮兵技术。

一个炮兵指挥员需要有代数、三角、几何、物理、化学以及风向、风速、气温、药温、地理等方面的知识,可是 我的基础文化较低,可以说是“放牛娃学三角”,困难大得很,处处有“拦路虎”。

但是,周菊芳同志却非常认真负责, 他不仅给我制定了一份严格的学习进度表,而且辅导很细 致,重点的地方不厌其烦,教了一遍又一遍,直到我学会、 掌握为止。

我也严格要求自己,专心听讲,按时做作业,主动操 作方向盘、炮队镜等仪器,并把学到的知识尽快用到射击指挥的练习中去。我就这样,上班跟着机关吃“大灶”,下班回家吃“小灶”,渐渐地在炮兵指挥上有了自己的发言权,话也渐渐说到点子上了。

炮兵机关的学习促进了我,同时,我的学习也影响和带 动了炮兵机关以及整个部队。

我们的政委、副司令员、参谋 长、副参谋长、副主任都跟着机关一块学正负数、学三角, 甚至我们新上任的政治部主任黄德钦,也架起了方向盘,带 头学习炮兵技术,整个炮兵部队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向文化技 术进军的学习运动。

许多干部战士把学一个字当作抓住一个 俘虏,把写一篇稿子或作一道习题,当作攻克一座碉堡,不 顾天热蚊子咬,分秒必争,刻苦学习。他们一个字一个字强记, 一划一划地硬写。

宿舍里,屋檐下,树荫旁,到处是读书写字 的。正如当时的高炮营在黑板报上所称赞的那样:“默默写字 者举目可见,琅琅读书声侧耳可闻。”

个别同志甚至晚上说梦 话,都发出了“玻、泼、摩、佛”的声音来。

炊事员白天没 空学,教员们就利用晚上的时间给他们补课,并采用看物识 字的方法,把学文化与干工作结合起来。如:在菜刀上写个 “刀”字,在米袋上写个“米”字,在煤堆旁写个“煤”字 ……。

教导营二连战士于振杰,曾一度存在着“大老粗没前途”的悲观情绪。在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下,他改变了餐 法,鼓起了勇气,把买来的高玉宝的《半夜鸡叫》放在床 头,用高玉宝自学成才的事迹鞭策自己,勤学苦练,取得了 非常显著的成绩,被评为二等功臣。

炮十六团六连党支部,把全连人员分成“自学有余” “自学自保”“须求帮助”三种类型,搭配划分学习互助小 组,有组织地开展互帮互学活动。

六连党支部由于加强了对 学习的思想领导和组织领导,连队学习成绩突出。全连五十 三人,其中文盲二十三人,多次考核,没有一个不及格的。

十月参加师文化考试,以全连平均八十五点九分的成绩,获 得第一;

十一月参加全军文化大会考,以全连平均九十点五 分的成绩,荣获华东军区“文化学习模范连”称号。

一九五六年春,我在沈阳高级炮校,利用半年时间,学 习了炮操、炮兵兵器、炮兵射击、炮兵战术等炮兵专业之 后,又回到南京军区炮兵,主要抓干部训练和战备工作。

为了加强对南京军区所属炮兵营以下干部和部分师、团 干部的轮训,我们艰苦创业,成立了干部训练班。这个干部 训练班,轮训了大批的干部,为后来组建南京军区炮兵教导 队和南京军区炮兵教导大队,以及加强炮兵部队的建设,奠 定了良好的基础。

五、领导干部的思想建设

一九五八年,炮兵部队有八个团的干部犯了大小不等的 错误:有的腐化堕落,有的意志衰退,有的搞特殊化,有的 弄虚作假,有两个还触犯了刑法,上了军事法庭,被判了刑。

这件事,对我震动很大。它逼着我思考这样一个问题: 部队进城之后,也就是在和平时期,如何保证我们的党和干 部不腐败,永远朝气蓬勃?

经过一段艰苦的思索,我觉得,炮兵部队的现代化建设 必须在提高人的素质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建设、技术建设必 须与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结伴而行。

部队的思想建设、作风 建设上不去,尤其是各级党委“一班人”和领导干部的思想 建设、作风建设上不去,部队的文化建设、技术建设就没有坚 实的根基和可靠的保证。即使一时上去了,也有可能退下来。

因此,我建议炮兵党委采取了两条措施:

一、抓干部学习, 尤其是抓紧团以上领导干部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 论的学习,要求上级抓下级, 一级抓一级,军政第一把手亲 自抓;

二、抓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和机关干部的以身作 则,模范作用。

从哪里入手呢?我认为,和平时期不同于战争年代,随 时有枪林弹雨的严峻考验;它经常考验我们干部的,是能不 能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的联系,能不能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 务。对我们军队的各级领导干部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能不 能与战士打成一片,始终使自己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

怎样才能使自己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呢?我所做的第一 件事,就是从自己做起,下连当兵。

这年九月的一天下午, 我从南京出发,背着背包,挤上公共汽车,到汤山炮三团一 连去当兵。这天,正好一连不在营房,在田里收割稻子。团里干部提出,开过欢迎会再去。

我说:“当兵,就要有个兵的 样子!”当即,我就赶到地里,与战士们一起打稻子。

当我刚到连队时,有的战士和老百姓见到我就议论说:

连里从哪里来了一位老兵?人这么胖,可能是哪位首长下 放来了。有的同志见我就问,你是当官的吧?

我为了不让战 士、群众看出我是首长,想尽一切办法和大家在一起活动。 如我的肚子大、我每天早早起来跑步锻炼做深呼吸、收缩腹 肌,用体力的拉炮、擦炮等操课,都同战士一道参加。

当兵,对于象我这样的人来说,本来是不成问题的。可 是,由于多年从事领导工作,对战士的生活也渐渐淡忘了。

这次当兵,我自立规矩:从吃、住到操课, 一律与战士一 样,甚至像刷厕所、倒痰盂、帮厨、种菜、喂猪、给老百姓 割草、给龙潭水泥厂敲石头,以及参加马拉松长跑等等,都 与战士于在一起,乐在一起。对于连队干部战士给我的照 顾,我一律谢绝。

在这期间,营、团党委会,我很少参加。 即使去了,我也很少开口,至多是从中发现团、营领导的工 作安排中,会给连队造成哪些不必要的忙乱和矛盾,提醒一 下。而对于班务会,我却是一次不落,积极发言,主动与战 士谈心交朋友。

这次当兵,虽然时间很短,只有五十多天,但对我熟悉 战士生活,增强对战士的感情,都起了很好的作用。

在当兵 期间,我除了发现自己和领导机关在工作指导上存在的一些 毛病外,感触最深的是战士的粮食不够吃,采取分饭吃的办 法。

年轻的基层干部战士在紧张的操课训练中,还吃不饱, 饿肚子。作为这个部队的主要首长,我感到心里内疚、不安。

回机关后,我立即把这个情况,向南京军区炮兵党委会作了 汇报,会上决定:迅速寻找生产基地,发扬南泥湾精神, 自力更生,自己动手,发展农副业生产,首先让干部战士吃 饱。

会后,我坐着车子,到安徽省的广德、郎溪、十字路、 三界、大柳,江苏省的常熟、常州、句容、溧阳、洪泽、宝 应等地去寻找生产基地,并将汤山靶场土地分给各团,并与 干部战士一道开荒种地,兴修水利,发展农副业生产。

这样, 经过两年的努力,才初步缓和了连队于部战士吃粮紧张的矛 盾。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我们南京军区炮兵部队一年就生产 粮食二百一十万斤。这对解决当时粮食困难,保障部队战备 训练和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起了一定的作用。

后来,我们 在担负战备训练任务的同时,又在部队开展了较大规模的军 农生产,先后围江、围湖造田一万七千五百多亩,分别建成 了漏湖、桥头、泗湾湖等农副业生产基地。

为了提高经济效 益,各农场都本着“生产要搞好,兵力要减少,成本要降 低,产量要提高”的精神和要求,改革耕作制度,发展农业 机械,实行科学种田,抓好农、林、牧、副、渔等多种经 营,加强科学管理,使农副业生产不断发展,收益逐步增 加,干部战士的生活也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从而,更有效 地保障了部队战备训练和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通过下连当兵的实践,我体会到,如果仅仅从干活的多 少来看待一个领导干部的下连当兵,似乎是很不必要的。

但是,如果从一个领导干部,重温战士的生活,加深与战士 的感情,体察基层干部战士在现代化建设中的所思所想、所 作所为,从而更好地了解战士,关心战士,带领他们在现代 化建设中作出新的贡献,那就是很有必要的事。

假如我们各 级领导干部,都能在自己繁忙的工作中,经常地抽出一定的 时间,到基层去走一走,看一看,有可能的话与战士在一起 住上几天,听听战士们心底的呼声,呼吸一点战士中间的新鲜空气,那么,我们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就会迈得更坚实, 更快!

我使自己保持普通一兵的最大量、最经常的办法,是在严 格要求机关干部中严格要求自己。平时,我们接触最多的还是机关干部。

因此,我对炮兵机关干部要求是严格的。评军 衔时,明确规定,部队干部高于机关干部;而在工作和生活 作风上,则要求机关严于部队,强调机关干部的模范和表率 作用。

一般情况下,机关不准请客;机关干部下连时,如果 部队为其加个把菜,也都要求端回去,或分给战士们一块 吃。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不少干部战士因为吃不饱,得了浮 肿病,我就与机关干部一道搞柳树叶子,挖葛根,吃豆腐 渣“飞机”包菜叶子,渡过难关。

那时候,虽然生活很艰 苦,但由于我们与干部战士打成一片,关系却很融洽,感情却 很深厚。特别是机关那些得了浮肿病的干部战士,更是感激 我们。

因为我们把他们集中了起来,在粮食极端紧张的情况 下,专门为他们开了小灶,使他们的身体很快恢复了健康。

有一次,在修黄马水库的劳动时,机关干部天天要抬着一筐 筐的土爬上高坡,非常辛苦,有的干部到傍晚时,已经拉不 动腿了。但是,我认为,这是摔打、锻炼机关干部的极好机 会。因为战场上,常常在最艰苦的时候,主要是靠干部战士 的坚强毅力去取胜。

于是,我宣布:“除有病的可以坐公共汽 车回机关外,其余的同志一律翻越紫金山。”

说完,我就走在 队伍的最前面,艰苦地爬过紫金山,回到机关。结果,没有 一个干部去坐公共汽车,并且事后都说这次翻山锻炼大,二十多年都忘不掉。

一九六四年下半年,我第一批带领机关干部到安徽无为县去参加“社教”。地方领导干部看我年龄大,又是首长,就 要给予照顾,机关一起来的同志也叫我少劳动,我一 一谢绝 了他们的好意。既然是来参加社教的,就要和群众同呼吸, 共命运,不能搞任何特殊化。

几个月来,我和机关干部及社 员群众始终坚持同吃、同住、同劳动。部队的粮食定量标准 高,但都统统交给群众在一起喝稀饭汤,宁肯饿着肚子也不 能多吃群众的一块地瓜。就这样,以我们的实际行动,感动 了群众,群众感叹地说,解放军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 上一篇:没有了
  • 下一篇:没有了
  • Powered by 东森娱乐平台代理1960 @2013-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